让高水平科技人才“挑大梁”
2024-07-01 17:24:54 来源: 作者: 【 】 浏览:874次 评论: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唯有培育更多的高水平科技人才,让其“挑大梁”,才能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聚焦战略部署,搭建“大舞台”。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高水平技术难题的解决,需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自主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聚焦关系到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关键领域,重点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共建“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系统谋划人才布局,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加快布局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平台,为人才成长提供硬件支撑。放眼世界“大舞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汇聚一流高水平科技人才。

       突出创新激励,点燃“助推器”。“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用好高水平科技人才,既要用事业感召、精神鼓励,更要重视创新激励。要营造积极探索、敢于“试错”的创新氛围,深化科技评价改革,鼓励可承受范围内的“冒险”和科技人员的奇思妙想,敢于挑战科学难题,勇闯技术“无人区”,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充分尊重人才创新创造价值,建立健全充分体现科研水平、创新能力、成果成效的分配制度,确保一流成果有一流报酬,潜心研究、默默付出的人才得到应有的回报,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释放创新活力的“助推器”。
       重视教育培养,打造“强磁场”。人才不是“坐而论道”选出来的,也不是“论资排辈”熬出来的,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必须办好人才“关键小事”。要因材施教,实行分阶段、差异化、精准式培养,围绕学科领域布局和高水平团队建设,在众多“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主战场上,培养和造就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建立让能者脱颖而出的“赛马”制度,打破均衡分配和论资排辈,不搞“终身制”、不贴“永久牌”,让人才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赛道上“野蛮生长”。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宣传“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斗精神,评选科技创新的先进典型,营造人才成长有支撑、创新活动能认可、未来发展有引导的成长生态。

来源:大国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鹿邑人才信息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张编辑
新闻视频